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寸春繁體小説 > 其他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 第五百四十七章:朱英的4項基本國策 [待更新] 第五百四十六章:7日奏報

“會有這般的結果,確實是咱冇有想到的事情。”

“咱原以為大孫你如此安排,不說朝野上下一片混亂,但怎麼也不會比咱勤奮執政來得更為高效。”

“現在的結果告訴咱,按照大孫的這一套法子,整個京師的官員,突然就變得極為活力起來,那些個往日裡好像冇有屁用的臣子們,竟然也會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這真是咱冇有想到的事情,竟然可以如此的簡單。”

朱元章的語氣中滿是唏噓。

現在京師給他的感覺,實在是有點太誇張了。

朱英這一個月到處奔走,朱元章自然也冇有閒著,錦衣衛幾乎是全部都出動,嚴密的打探官員們的情況。

甚至朱元章已經是做好了隨時來擦屁股的準備。

現在呢,彆說是擦屁股了,整個上下硬是給一片來得乾乾淨淨。

不過是一個七日奏報,就讓官員上下的心思,全部真正撲在了政務之上。

按照大孫這邊的要求,每個官員的七日奏報,至少要保證一年往上,甚至於正四品的,更是要長久的保持。

而官員晉升的關鍵,必須是把最近一年的七日奏報,都要上交給監察部門通過稽覈之後,纔能有晉升的資格。

從前官員的晉升,基本上就是吏部上級彆的說了算,如此多的官員,自然不可能都呈報給陛下。

倒是朱元章先前,對於這些確實是一把抓,所以日常的工作量就非常大。

而目前的監察部門,幾乎全都是脫離六部之外,另行成立的一套官員體係。

自然,這是一個人情的社會,不能說往後就不會出現問題,不過就目前來說還算是比較廉潔,畢竟剛開始嗎,大家的初衷還是不錯的。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階段效果極佳。

“爺爺,我這也是被你逼得冇有辦法纔想出來的備懶法子。”

“這日常的奏章,哪怕孫兒已經是想辦法不斷的減少了,可每天依舊要占據太多的時間,如此一來,政務纏身之下,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了。”

“作為一國之主,卻每天連自己半點休閒時間都冇有,孫兒倒是可以堅持,可是後世之君中,難免會出現懈怠的。”

“與其後麵把整個大明搞得是一團糟,還不如早點想辦法,如何讓從這繁瑣的政務中抽身出來。”

“孫兒心中仔細想過,這些涉及到民生的權力,便就是全部下方又如何,那些大臣們拿著這權力,也威脅不到皇位。”

“孫兒的時間空閒了下來,就有更多的機會去把控兵權,大明內的問題,就集中到治安司上麵。”

“統計司就負責覈查各地官員地區的賦稅,經濟,民生情況。”

“反正是乾不好的,那就下,能乾好的,那就上。”

“兵權在咱們手裡,即便是縣城的兵,那也是在治安司手裡,如此下來,自當便可以穩固了。”

“咱們大明的商品,於天下各地都是極為暢銷,如此行進下來,整個大明當然是越發的繁榮昌盛,而後世之君,哪怕是貪圖享樂之輩,那也不會說對於大明造成太大的動盪。”

朱英有條有理的解釋著說道。

在朱英的心裡,皇帝真的不能太忙了,太忙的話,那整個國家肯定就會出現問題。

而像老爺子這般的勞模,誰學得來啊。

即便是有這個想法的,身體上也扛不住啊。

便是便宜老爹太子朱標,這身子骨羸弱,便也跟大量的工作量脫不開乾係。

朱元章聽完之後,目光炯炯的看向朱英。

哈哈大笑道;“好,好你個大孫,這是比咱還要來得更厲害。”

“這大明往後在你的手裡,必然會更加的強大,如此我也可以放心了。”

“日後這朝堂上的事情,咱也懶得多管了,也算是享受一下清福。”

事實證明大孫的這套法子,是極為可行的,總體效率上比之先前還要來得高太多。

朱元章其實也不是什麼工作狂,作為皇帝,誰想天天忙得不可開交呢,人總歸是要有點自己的事情。

隻是之前大明剛剛成立,需要親自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前麵十多年,比如說胡惟庸,權力都還冇有集中到朱元章自己手裡來。

後邊又是各項政治,還有藩王,淮西勳貴集團。

目前這些問題,不說徹底的解決,但已然不是朱元章的心頭大患了。

且有大孫在不斷的運作,不消多少年就會徹底的根除。

.....

數日後的早朝上。

朱英通過幾天的準備,宣佈了往後三年的大明基本國策。

第一條,便就是鼓勵生育。

人是根本。

目前六千多萬的人口,對於整個大明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更多的人口,才能讓大明更加的繁榮。

在鼓勵生育方麵,朱英首先提出賦稅減免政策。

一戶之中,但凡生出三個子女往上者,在賦稅方麵,要享受一定的優惠,並且當地官府,要相應的給予扶持。

比如安排工作,保障一定的生活開支。

而新出生人口戶籍統計,將會計算在各地官員的功績之上,若是管轄境內人口增長過於緩慢,可算是要追究責任的。

第二條,便就是發展農耕。

糧食纔是根本,即便是高產作物產量不錯,但那也要有人去耕種才行。

冇有化肥的如今,在總體產量上,主要還是依賴於土地肥力。

普及循環土地肥力,是各地官府要展開的重要工作。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瞧。

在冇有化學肥料的前提下,如何去儲存土地肥力,這裡頭可是要很多的說道。

這個發現點,是源自於現在主持農學堂的朱橚。

朱橚目前並不固定在京師,經過特彆批準之後,他有著通行大明全國的權力,並且隨時可以征召衛所軍隊進行謝協助。

而朱橚也冇有讓朱英失望。

不說現在冇有更高的成績,但是彙集各地農業知識,就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而在土地肥力上麵,朱橚通過驛站送回來的書籍裡就有講述。

每當水稻種植完之後,就不適合繼續種了,就要換一茬其他作物。

水稻種植之後,土壤會產生很多的蟲,包括是一些損害到水稻的病氣。

換原來破壞水稻的害蟲所不吃的作物。

經過這一茬作物的時間過去之後,很多吃水稻的害蟲便也就餓死了,而土地中對於水稻病氣的殘留,就會得到極大程度的釋放。

而經過兩輪的種植之後,土壤開始變得貧瘠起來。

便就開始種豆。

為什麼要種豆,其實朱橚也冇研究出一個所以然來,隻是知道種豆的話,可以讓土地恢複肥沃起來。

其實按照後世科學的說法。

種豆,它裡麵會產生根瘤,根瘤就會生出固氮。

固氮的功能,便就是釋放氮肥,然後把氮固定在土壤,而到了下一茬再種的時候,土地的肥力就起來了。

這樣的經驗,並非是所有農家都在實施的。

隻要少部分農戶掌握了這個方法。

而朱英就是要把這裡頭具體的方法,普及到所有的農戶中去。

前邊說的是一個大概,聽起來較為簡單,實際上也是屬於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這對於每個地方不同氣候的作物,也有所要調節。

這等神州數千年來的智慧,自然是要傳播到整個大明中去。

關於這方麵,自然就是由朱橚來負責了。

而第三條,便就是興修水利。

水利建設惠國惠民,亦是長久之根基。

在這一點上,朱英從國庫中拿出大筆錢財作為專款,由群英商會牽頭,對大明全國各地進行水利建設。

這也是未來十年乃至於十數年工部的頭等大事。

這次的水利建設,可不僅僅隻是在於郡城,府城,更是要輻射到鄉鎮村寨之上。

尤其是對於水稻有好的種植條件地區,更是要進行一個大力推行。

第四條上,纔是關於經濟貿易之事。

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海貿之上,朱英要打造海貿特區,鼓勵發展造船業,不僅僅是衙門中,包括民間造船,也要加以扶持。

扶持方麵首先就是賦稅之上,在造船前期給予極大的優惠政策,而後包括造船所用土地,也要給予一定的優惠。

水師這塊,也會經常性的出海進行一個巡邏保護,打擊海盜。

但凡是大明周邊海域,不允許有任何海盜的存在,必須要集中力量予以毀滅。

而對於水師,朱英也開始增加其軍餉開支,包括火器等軍備支援。

四大基本國策,是今洪武二十七年至洪武三十年的發展根本。

所有官員,各地衙門,都必須要對此進行扶持和發展。

四大國策同時刊登於京師邸報之上,遍傳中外。

在四大國策之下,自然還有許多發展方向。

比如說教育的普及。

首先是官話的傳播。

目前的大明官話,便就相當於後世的普通話差不多,而朱英的要求是所有教書先生,在教授學子的同時,必須要使用官話教學。

在這一點上,倒也不算是太難的事情。

因為但凡是讀書人,都是奔著考取功名去的,而學習官話也是最為基本的要求。

否則要是到了京師,官話都聽不懂,那還怎麼去當官呢?

除了統一官話之外,還有各地學堂的建設。

按照朱英最新令旨,但凡是五百戶往上所聚集之地,必須要興建教學學堂。

大明內年滿六歲的男孩女孩,都要進入到學堂之中進行為期五年的基礎學習。

學習的方向,當然不是說什麼四書五經之類的,主要還是關於一些基礎學習。

教材是由翰林院這邊進行編纂,而後朱英指點進行修改。

針對於小孩的學習啟蒙。

裡頭包括一些基礎的演算法,文言文分析,官話朗誦,大明律法基礎,曆史概述,還有思想教育課程。

在思想教育這塊,朱英是很重視的。

在六歲這個年紀,正是在建立三觀的時候,而在這個時期傳播忠君愛國的思想,對於未來小孩的成長,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基礎演算法,是讓這些孩子可以更好的生活,文言文分析,也算是多少懂得一些大明文化。

曆史概述,是告訴孩子們如今的生活,是多麼的來自不已,中原王朝經受過多少的苦難。

律法是讓其從小就懂得應該遵紀守法,不得輕易違背大明律法。

假若是在做惡事之前,要知道會有怎樣的後果等著自己。

這些要求,不僅僅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即便是那些土豪鄉紳,勳貴之子,也要跟著一起在學堂讀書。

不能享有任何的特殊待遇。

隻有完成五年的義務教育學習,纔可以擁有考童生的資格。

入學的童子,午飯是由學堂提供,也可以自帶午餐,這對於許多窮苦人家來說,也算是減少了許多負擔。

而畢業之後,十一二歲的年紀,很多都要開始幫助家裡頭乾活了。

學五年也不耽誤什麼。

人口,教育。

是目前大明的主旋律。

曾經的朱英,想要推開地主階級,使得皇權可以直達百姓身上。

卻發現這其中的難度,實在是難以想象,而且成功率太低。

隻有把民智開發,才能讓百姓不愚,從而知道自己應該效忠的是誰。

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 www.uukanshu.com

這話裡頭的民心,可不是說百姓。

漢朝時期,這民心說的是各大世家。

盛唐時期,這民心說的是各大藩鎮。

大明初期,這民心說的是各路地主豪紳。

而朱英要做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要把民心,真正的歸納到百姓之上。

若有萬萬百姓心中支援的大明,還能是短短三百年就會顛覆下去的嗎?

還記得後世滿清,當八國聯軍入侵時,可冇有什麼百姓站出來支援滿清。

甚至當八國聯軍的艦隊進入之時,甚至還有兩岸各地圍觀百姓的歡呼。

這等事情,聽起來可笑,但也是真正的說明百姓於中原王朝之地位。

朱元章不同,朱英更不同。

而這等程度的改變,自然就是要從娃娃抓起。

到了那個時候,朱英對於未來的一些謀劃,纔算是有真正成功的可能。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https://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